一、工作概述
在学校党委和校团委的正确组织领导下,职业教育学院团总支紧紧围绕共青团的核心使命、政治职责,自2024年3月职业教育学院实体化运行以来,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学生思想引领、技能培训、个性化指导、专业深化及实践应用的各个环节,明确目标导向,坚定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决心。
二、目前建设情况
学院总人数1773人,下设4个教学系,12个职业教育本科专业,共有45个团支部,在校团员学生924名,群众849名,学院团青比为51.49%。2024年3月以来,职业教育学院团总支在弘扬工匠精神、提升学生素质和践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素养提升相辅相成。在思想引领中点亮信仰之光,于志愿服务里展现青春风采,从组织建设上筑牢战斗堡垒,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,有力地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。
三、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实践
(一)工匠精神“铸魂”,点亮职教奋进灯塔
职业教育学院始终坚持走学校“1-2-2-5-4”的青年政治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,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,思政工作整体质量持续提升。
职业教育学院团总支把“思想引领”与“职业培养”相结合,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将“匠心”与“传承”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,以优质榜样激励学生追求卓越。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、党员导师沙龙教育、“以诚待人·以信立身”、“学纪知纪明纪守纪”等活动,让青年在学思践悟中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和要义。以45个团支部为单位,聚焦党团主题活动,先后举办“清明追思缅怀先烈”活动、“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”等10余次主题思政教育团日活动,不断提升团员青年思想政治素养。

(二)工匠精神“践行”,磨砺职教学子匠心
1.投身匠心之旅,闪耀匠心璀璨光芒
着力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队伍,结合“常态+专项”“理论+实践”“线上+线下”“集中+分散”等多个模式,提升学院青年学生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。自2024年3月以来,依托“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”实现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,共对接社区2个,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0余次。在2024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和2024年暑期大学生“青鸟计划”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优秀指导教师3名、优秀团队2名、先进个人16名。其中“匠心铸红心”团队得到当地文化部门高度评价,“展翼鲁喀纸飞机”支教团队荣获教育公益先锋称号,“艺遗生辉、永传不息”团队在非遗宣传中收获众多文化传承奖项。青年学生积极参加暑期“三下乡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,以实际行动彰显工匠精神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,为社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,展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

2.文体竞技“修匠心”,锤炼坚毅品质
职业教育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文体活动,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,2024年3月以来,累计开展活动20余次,在红色情景剧演绎、一二·九合唱比赛等大型校级活动中均有亮眼表现。在2024年秋季田径运动会上,职教学子以积极向上、永不言败的青春态度,和团结协作、互帮互助的集体精神,最终荣获学生团体总分第二名。活动丰富了青年学生课余生活,促进青年全面发展。

3.投身志愿服务,践行奉献爱心善举
职业教育学院始终将志愿服务融入教育理念之中。依托“匠心青学志愿服务协会”等青年专项志愿服务团队,积极践行工匠精神,累计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共计20余次。在第二届泉城大学生迷你马拉松暨2024高校百英里接力赛志愿服务中,52名志愿者以不懈的毅力完成赛事服务,获得主办方的一致认可。在“五一·五四”双节期间的劳模精神与五四精神学习实践、“指尖生花,向美而行”为主题的公益美术教学、“书韵暖社区,爱心共整理”的图书整理等社区志愿服务中,职教志愿者以奉献和服务为初心,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、传递温暖。

(三)工匠精神“赋能”,激发职教双创活力
工匠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,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。职业教育学院积极构建双创培育平台,实施“立足专业、教师先行,学生为主体、市场化运作”工作理念,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先后参与了第七届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、第十四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、2024年度全国大学生业财税精英赛总决赛及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互联网+康养旅游大赛等多项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。2024年4月以来,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,获校级立项14项、省级立项1项、国家级立项1项,使匠心文化、工匠精神根植学生言行中、内心深处,继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职业理念。

四、展望未来
职业教育学院团总支将不懈追求工匠精神的深化培养,确保“匠心”这一核心理念贯穿于青年学子生涯发展,全面提升青年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。学院将致力于塑造具有创新型思维、深厚社会责任感和卓越领导才能的新时代青年,以实际行动彰显时代精神,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文明进步注入新鲜活力。